4月6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》,为喧嚣已久的职业年金制度划出准线。
据《办法》规定,职业年金基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,实行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,缴费比例分别为8%和4%。职业年金到底有什么用?每月缴费三四百,三十年后能有多少钱?职业年金的推广,又会遇到哪些问题?
“每月307块,说实在的这点钱可有可无”
陈XX32岁
职业:北京市公务员、科员
月缴职业年金:307元(预计值,下同)
虽然养老金并轨的规定下来也有几个月了,但实际宣传工作没有什么,对于我们普通员工来说,交多少到现在还比较糊涂。只是知道8%、4%这样的数。
按照去年我公积金每月缴存921块钱算回去的话,那我职业年金应该每个月缴307块钱才对,再加上单位给我出的8%,正好和公积金一样,说实在的这点钱可有可无吧。
我还听到一种说法,职业年金可能按照基础工资的4%来缴,如果是这样的话,我每个月才缴几十块钱……这么折腾不如不搞。
“这能花的工资越来越少了”
曹XX38岁
职业:全额拨款事业单位、基层员工
月缴职业年金:302元
我们收入不算高,每个月到手才2700多,但养老金交的可不少,600出头。要是以后缴职业年金,按说又要302元。单位财务给我们的说法是,养老金是按照一年总收入平均到每个月,再乘以8%算出来的,可我觉得没挣过那么多钱啊。身边不少朋友,工资比我高多了,养老金也没有扣这么多钱,实在是有点无奈。
我们这种事业单位,这几年工资水平越来越落后于社会,几乎没有调整过。只希望这次可以趁着职业年金的风,跟公务员一样,上调一点工资,否则这能花的工资越来越少了。
“这金那金,缴费基数总也搞不懂”
苏XX40岁
职业:自收自支事业单位,处级干部
月缴职业年金:313元
我们单位不少人觉得职业年金是好事,唯一搞不懂的是缴费基数。比如我现在的养老保险每月交600多,但公积金每月扣1900多块,如果按照8%和12%的个人缴费比例看,公积金、养老金缴费基数显然不同,让人搞不懂。
职业年金选哪个缴费基数,差距也挺大的,按照养老金吧,就是300多,要是按公积金倒推,就是600多,差了一倍呢。
“不能带着走的钱,基本就算打水漂了”
王XX32岁
职业:自收自支事业单位,基层员工
月缴职业年金:203元
说老实话,我不希望职业年金推广到事业单位。因为事业单位没有公务员那么稳定,尤其是这几年许多事业单位都在转企,这一转企业,职业年金很有可能就断了,几年的钱就算是白交了。
另外谁也不能保证在一个单位干一辈子吧?要是跳槽,这钱能带走吗?很多企业都没有这个制度,在我的概念里,不能带着走的钱,基本就算打水漂了。比如这两年我缴了几千块,然后跳槽了,难道退休时候我还能把钱要回来?所谓的代为继续管理,实在是让人没法相信。
在绝大多数人眼中,“职业年金”还是个未知数。而一个可以预计的事实是,作为补充养老金的“职业年金”,其投资方法将更为灵活,也很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。
运行多年的企业年金可以成为参照物——据《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》,2013年中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3.67%。而在资本市场状况回升的2014年,中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累计收益率达到了9.3%。
复利的力量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期,即便只是每月几百元,累计数十年后,也可能成为一笔巨款。以职业年金年化收益率5%,缴存额每年2%递增计算,一个每月缴存300元的员工,30年后,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将累计约90万的资产。而一名每月缴存200元的员工,30年后的个人账户仅有60万元。
这也就意味着,即便每月缴费只差百元,两名员工退休后,可以获得的收益差距也将以数十万计。如果职业年金收益率更高,这一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。
“三大支柱”是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形象比喻。其中,“第一支柱”为基本养老保险,也就是公众平常口中的“养老金”,其特点是政府兜底,带有强制性质。
“第二支柱”即补充养老保险,包括企业年金、职业年金等,从国际经验看,补充养老保险具有投资人自主性高、投资收益较高等特点,是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项目。欧美等发达国家,拥有“第二支柱”的职工达到总人数的六成左右。目前我国拥有“企业年金”的职工仅有2200万人,积累基金约7000亿元,这一数字,还不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十分之一。
“第三支柱”则是以商业养老保险为主的自愿性个人养老金。
虽然《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》中尚未明确职业年金的具体投资管理办法,但参考已有的《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》可知,职业年金的投资范围将较为广泛,除银行存款、国债、中央银行票据等产品外,还有可能涉及证券投资基金、股票、企业(公司)债等。其收益率也会随着投资市场浮动,甚至出现亏损。
据人社部数据,近七年来,企业年金曾两次录得负收益,分别为2008年和2011年,而2014年收益率最高,达到9.3%。(文中样本为化名)
注:测算数字仅供参考,不代表真实收益